|
绿色围挡被打开的瞬间,新任住持释印乐法师微笑着挥手踏入方丈室。这间被铁皮封锁七日的禅宗权力中心,终于迎来它的新主人。
一、方丈室:从封禁到重启的七日轮回
2025年7月31日正午,少林寺方丈室侧门被推开。记者镜头中,释印乐法师在僧众簇拥下快步走入——这是他被任命住持后首次公开现身核心禁地。
- 绿色围挡已封锁此处多日:释永信被查后,其居住的方丈院被铁皮严密包裹,连门口“永远继承祖庭,信愿勤修圣果”的对联都被遮蔽。
- 更彻底的“清除”同步进行:1999年为释永信树立的升座方丈纪念碑,被临时钉上木板;曾是游客打卡热点的塔林,如今只可远观。
千年古刹试图用物理隔离,切割一个长达38年的商业化时代。

二、商业沉疴:释永信遗产与景区“去腐”手术
记者再访少林寺,发现两处剧变:曾经随处可见的收款二维码武僧集体消失,大雄宝殿前推销高价平安香的摊位也无影无踪。
但更深层矛盾仍在发酵:
- 景区与寺院的割裂:通往少林寺的道路旁,蜜雪冰城、德克士招牌林立,这些商铺隶属少林景区管理,与寺院无关却寄生其流量。
- 药局膏贴的代工疑云:少林药局门口仍在售卖百元药贴,僧人坦言“由社会企业代工”——这恰是释永信商业模式的缩影:传统符号嫁接资本流水线。
释永信构建的商业帝国远超表象。他通过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0%,掌控全球706项商标、18家关联企业,更以4.52亿竞得郑州地块、17.6亿购澳洲土地。当寺院年收入超3亿却从未公开审计时,功德箱已成提款机。

三、新住持的“白马寺样本”:农禅基因VS商业怪兽
释印乐的上任被赋予“拨乱反正”的期待。翻开其履历,三个关键词直指改革方向:
1. 农禅并重:在白马寺推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亲自开拖拉机收麦,收获作物免费分发
2. 去商业化:统一管理周边商铺,利润全额投入僧团教育与医疗,设立免费茶舍
3. 文化本位:2007年有游客称赞“白马寺才像个寺庙样”,他视作最高褒奖
这恰与释永信形成镜像:当后者身披16万云锦袈裟、佩戴千万级佛珠,将路虎揽胜开进寺院时,印乐在白马寺的方丈室仅有经书与旧桌椅。

四、少林十字路口:禅武归源的三重生死劫
新住持踏入方丈室的第一刻,便站在风暴眼中央。其改革面临三大绞杀:
- 利益集团反扑:释永信旧部仍渗透商业网络,年门票收入60%归属寺院(约1.8亿),动蛋糕如断人财路
- 监管真空地带:宗教财产权属模糊,少林寺财务数十年未审计,制度漏洞亟待填补
- 游客预期冲突:当武僧表演取消、塔林谢客,部分为“猎奇”而来的游客会否流失?
知情人士透露,印乐已计划三年内关停商业演出,重启禅堂讲经——这不仅是经营转向,更是信仰重构。

结语:心安处即是祖庭
释印乐法师在白马寺期间参与农作
当记者问及如何看待少林寺商业化时,印乐曾微笑回应:“能听到游客说‘白马寺才像个寺庙样’,我们就很快乐,也就心安了。”
此刻的方丈室,新主人轻掩木门。围挡拆除只是表象,真正的较量在于:能否让少林寺从“商业怪兽”变回让人“心安”的禅武祖庭。
山门外,德克士招牌依旧闪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