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年《巴啦啦小魔仙》刚火的时候,谁不是宅在家对着“变身咒语”喊?刘美含那一身青春气息,简直全网同龄人的集体小美好吧? 
过去十年,刘美含学会了啥?居然学会了怎么用过时衣服当“同款”,圈粉转手割韭菜。 啥意思?二手集市玩大了。你进门先交三十。不是吃自助不是蹦迪,门票换来的全是衣柜清仓,外加现场一堆明星博主撑场面。结果呢,粉丝走进去发现:SZ,LC,miu miu……啊这,怎么都是掉色的旧货。奢侈品还冒出假货?台媒说真假参半,网友在小红书上拆箱集体吐槽:“鉴定结果竟是假货,粉圈装疯卖傻?” 
一夜之间“知假卖假”的声音灌到爆棚。刘美含起初玩消失。转天假货风波越闹越大,她扛不住了,发声明:对不起,整理时“疏忽”,会负责到底。啥叫疏忽?假货流到百姓手里叫“偶然”?光一句“全责”能解决问题吗?买家时间成本、证书鉴定费谁赔?还不是粉丝自己买单?心凉啊。 诡异的是,这种割韭菜还真成了圈里惯用路数?就怕不是一个刘美含。 
难怪路人都说,现在偶像混成这样,出点啥事还能理直气壮,混得比资本家还资本家。 说回前两年,热搜高居不下的张哲瀚。2021年夏天,微博突然炸了。原因?张哲瀚在日本神社结婚照爆出,还比剪刀手。靖国神社你敢去?网友要疯了,“难道你真不知道靖国供的是谁?”人民日报都发声,痛批:公众人物不能无视历史。张哲瀚急了,公开道歉,字里行间靠“无知”洗白。行不行?显然不行。中国人文化课白学了?这点历史常识没有? 
紧接着,张哲瀚事业连夜塌房,广告、资源全线下架,消失速度堪比“核按钮”。可话又说回来,这是真的“情有可原”的无知,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谁信?至少不少网友没信。评论区一水的冷笑,“读书费白交了,红利倒是赚够”。 一转眼,直播带货又成了明星“发财新赛道”。潘长江老艺术家下场卖酒,“家人们,这酒可真是纯粮茅台价到位!”但你敢买吗?茅台公司亲自下场打假——潘长江的货,标志对不上、瓶盖落漆严重。啥意思?“特供渠道”?几回核查之后,网友质疑这就是收废瓶灌新酒。潘长江这边嘴硬,一句“绝对正品”说得跟国家认证似的。最后酒没卖明白,自己一世英名差点赔光。 
但人家还不是照样收着分成走人。谁在意买家的维权? 有网友调侃:以为老艺术家就可靠,“结果这大哥直播都找不着北”。 
说到代言更是“天坑”。哪个平台想割韭菜?先找个公众信任度高的代言人——胡军,行不行?反正他代言的悟空理财让一票中老年买单,冲着胡军靠谱硬汉的名号,谁不信?结果呢,悟空理财一夜爆雷,上百亿资金蒸发无踪,大爷大妈哭晕在客厅。平台跑路,胡军沉默,商家老板没影,粉丝哭晕。投资人四年没回头,胡军一句话不吭——“装死全家桶”套餐安排到位。 广告法怎么说?代言人有连带责任,知道假的还带?必须负责。但在中国娱乐圈,这话就是空气。胡军呢?缩头不见,“我只是代言又不看账户”,满满的甩锅感。 
网友炸锅:靠谱人设全靠演技,“丢掉羊皮的狼不如直接当土狼。”这感觉,“兄弟,这么多年演了个寂寞?” 不只是三个人、五件事的问题。盘点二十年,中国明星赚钱逻辑都是这个味儿: 
一出事“声明致歉”打圆场,没两天照旧晒照营业; 或是甩锅团队、怪对手、洗白自己,“理所当然”得让人牙疼。 
这两年,没哪个圈层敢比娱乐圈更厚脸皮真敢挣钱。谁还记得,明星本该是带头做好榜样的人吗? 但现实是啥?一个个仗着名气赚钱,翻车沉底速度堪比快递;扯旗子割韭菜的,换个马甲继续开张,不见天日的,反正热度过去也没人追。这点底线都保不住,口碑崩没一秒。 
网友评论怎么说?“不割韭菜是良心,不割粉丝是断粮。”有人说圈粉容易,收割难,但现在的明星是“不收白不收,收了就跑”。割肉都割麻了。 也有调侃:“做明星,本事不是会唱会跳,是看谁脸皮更厚谁赚得多。” 
冷笑一声,不无道理。 但再黑心的生意,粉丝也有清醒的时候。你可以骗一次,骗两次,你能永远蹭粉丝的钱包和信任吗? 
谁还不是被割过几茬? 到头来满屏的声明、检讨,一水的甩锅信里都演技十级。可惜,愿意信的人,毕竟越来越少。 
现在随便刷刷热搜,一半都是什么“知名女星割韭菜”、“老戏骨带假货”、“硬汉叔叔坑投资”,可叹可惜。 说白了,这届网友早就悟了。明星和信任这事,没那么值钱了。 
敢下场的都“不怕翻车、只怕热度不够”。谁还在傻乎乎真情实感追星?要钱有啥用?不如给自己养老。 话说回来,你咋看? 
碰上明星翻车,割韭菜你会买账吗?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偶像在搞假货、坑人投资,你会咋办? 
留言区聊聊,说不定哪天,明星们也得学着听听老百姓的意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