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吨巨舰破浪亮剑!中俄联演直击西太火药桶,19国联军堵门算盘彻底崩碎
日本海上空硝烟味弥漫,中俄混编舰队破浪前行,万吨巨舰的航迹下,西太平洋军事格局正被重新书写。
8月3日清晨5时,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在汽笛声中苏醒。中国海军西湖船与俄罗斯“别洛乌索夫”号救生船率先解缆,导弹驱逐舰绍兴舰、乌鲁木齐舰与俄方“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响亮”号护卫舰紧随其后,组成混编队形刺破晨雾,驶向日本海深处。
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的核心对抗阶段正式启动。

01 万吨舰队亮剑日本海,三大突破震动西太
浪涛翻滚间,中俄舰队以战斗姿态展开协同突进。中方万吨级综合救援船西湖船(13000吨级)与俄方“别洛乌索夫”号救生船组成深海救援编队,水下援潜救生科目首次向实战化深度推进。
绍兴舰(052D改进型)与乌鲁木齐舰(052D型)两艘“中华神盾”担当防空核心,与俄军“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形成能力互补。混编舰队刚离港便建立实时通信链路,共享水文气象与战场态势。
此次演习亮出三大历史性突破:
- 战略目标突破:首次明确将“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写入演习目标,直面区域紧张局势
- 指挥体系突破:中俄指挥系统深度融合,混编舰艇共享战场数据的广度与深度创新纪录
- 作战半径突破:从日本海演练到西太巡航的无缝衔接,凸显两国远海体系化作战能力质变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的开幕式上,俄方总导演别列佐夫斯基海军中将特别强调:“演习具有防御和维护和平的性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列佐夫斯基向中国海军表示祝贺。

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主要参演装备
中方兵力:绍兴舰(052D改进型),乌鲁木齐舰(052D型),千岛湖舰(补给舰),西湖船(救援船)。
俄方兵力:“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响亮”号护卫舰,“别洛乌索夫”号救生船,“沃尓霍夫”号潜艇。
演习核心科目:援潜救生实战训练,联合反潜作战,防空反导对抗,对海火力打击。
02 十九国压境背后的西太危局,刀锋已抵咽喉
当中俄舰队在日本海摆开阵势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9个国家正向西太平洋调兵,试图对中俄海上行动形成“堵门”之势。

这场军事对垒绝非偶然。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堤丰”中导系统,射程覆盖南海及中国沿海;韩国重启“萨德”反导系统;日本加速扩军步伐——三层导弹包围网已然成型。
日本防卫省一周前就派出军舰对中国舰艇开展“贴身式”跟踪监视,生怕解放军舰艇逼近其海岸线。
这种近乎神经质的反应,暴露出日本的战略焦虑。当日本自卫队军官在监控屏幕上紧盯中俄混编舰队航迹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舰艇,更是西太平洋力量平衡的历史性位移。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正将盟友绑上战车:英国为争取澳潜艇订单配合印太战略;菲律宾马科斯政府向美军开放9个军事基地;澳大利亚甘当反华急先锋......这些看似声势浩大的联盟,实则是各怀心思的“纸老虎”。
兰德智库2024年报告一针见血:美国盟友对华军事行动的实质支持度普遍低于其政治表态。

03 十年磨剑终成锋,中俄联手的战略破局
从2012年首次联演到2025年“海上联合”演习,中俄海上协作完成惊人蜕变。此次演习的防空反导与联合反潜科目占比显著提升,直指现代海战核心威胁。
技术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俄方出动深海救生船与中方潜艇对接,这种涉及战略武器核心机密的协作,体现双方军事互信已达历史高点。
演习结束后,中俄舰艇将立即开赴太平洋开展第六次联合巡航,将协作机制从临时性安排升格为常态化行动。这种“演习+巡航”的无缝衔接模式,正形成对美所谓“自由航行”的反向制衡。
更深层次的战略协作体现在经济血脉的融合:
- 能源:2024年俄对华原油出口达1.2亿吨
- 军贸:苏-35、S400等装备交易持续深化
- 金融:本币结算占比超80%

当中俄舰艇在日本海实施联合反潜演练时,特朗普“联俄抗中”的策略正在破产。他要求普京12天内签署停火协议,威胁中国停止采购俄石油,却换来中俄军舰并肩破浪的画面。
这不是简单的军事秀肌肉,而是被逼到墙角后的背靠背突围。
当中俄混编舰队刺破晨雾驶向大洋时,那片海已不再是过去的海。日本自卫队舰艇在远处徘徊,雷达屏幕上跳动的光点映照着参谋军官紧锁的眉头;五角大楼的卫星云图里,中俄舰艇的航迹正编织成新的防御网络。
绍兴舰的相控阵雷达旋转扫描着天际线,千岛湖舰的油料通过钢缆输送给俄方战舰——这些画面宣告着西太平洋的军事博弈已进入新回合。
当19国联军仍在太平洋那头排兵布阵,中俄的万吨巨舰已撕开包围圈,将战略天平拨向新的平衡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