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美国一直抱着“零和博弈”的想法,所以处处刁难中国,不仅在贸易、科技上封锁施压,还暗中争夺我国高精尖人才,试图从根源上控制我国发展。 然而在我国曾有这么一位普通的技校学生,被美国开出1000万的年薪拉拢,他到底是何许人也,美国又为什么肯为他“大放血”? 
从普通车工到“大国工匠”每天清晨七点,车间的大门都会准时打开,一个身穿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的身影准时出现,他身上散发着一股洗不掉的机油味,这味道已经沁入皮肤,跟随了他二十多年,他就是洪家光。 在他用了二十多年的铁皮工具箱,里面的扳手、卡尺被岁月和手汗打磨得锃亮,他闭着眼睛都能准确摸到每件工具的位置,就像触摸自己掌心的纹路。 
然而在2019年的夏天,几位西装革履的美国人却打破了他日复一日的生活。 他们静静站在洪家光身后,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操作机床的双手,当一件光洁如镜的航空零件在他手中诞生时,美国人终于亮出底牌: “1000万美元年薪,全家绿卡,美国豪宅,只要你点头,现在就可以签约。”
整个车间瞬间寂静,工友们忍不住小声劝他“几辈子花不完的钱啊”,而洪家光则低着头,沉默了一小会儿,随后便斩钉截铁的说: “技术是国家的,不能卖!”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让美国垂涎的“国宝级技工”,人生起点却是沈阳农村的废品收购站。
废品堆里长出的航天梦洪家光1979年出生在沈阳一个偏僻的农村,当同龄孩子在田野疯跑时,年幼的洪家光蹲在锈迹斑斑的齿轮与报废马达间,把破风扇拆了装、装了拆,邻居看了都摇头叹息,怀疑他“脑子有问题”,但他却充耳不闻。
初中毕业那天,他攥着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跑回家,却听见父母为买种子的钱发愁,洪家光知道自己的家庭无力负担重点中学的学费,所以默默撕碎通知书,转身走进沈阳黎明技校。 在高中三年间,公交车成了他的“移动书房”,往返四小时车程里,他硬生生啃完四本技术专著,当同学沉迷游戏,他在空无一人的实训车间磨破双手,茧子一层叠一层。
1999年,20岁的他进入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但这个“技校状元”却连基本操作都做不好,被老师傅骂“手笨”,不甘心的他半夜溜进车间加练,半年后手法竟超过老工人。 为拜师全国劳模孟宪新,他连续数日不眠不休攻克师傅出的难题,最终习得每分钟1200转的“切削内螺纹”绝技,要知道普通工人的极限仅600转。
而真正的转折点在2002年,当时工厂接到紧急任务,加工飞机发动机核心叶片的金刚石滚轮,精度必须控制在0.003毫米内,这相当于头发丝的1/20。 当时厂里唯一掌握技术的老师傅重病住院,车间里无人敢接这“掉脑袋”的活。 “我来!”
洪家光在人群中站了出来,他把自己锁在车间,连续十几天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饿了啃冷馒头,困了用冷水泼脸,试一次失败一次,报废零件堆成小山。 几十次失败后,他突然发现机床振动是精度杀手,于是自创工装夹具,将报废率从85%压到5%,最终达到100%合格。
当叶片严丝合缝嵌入检测模具时,他布满血泡的双手止不住颤抖,中国终于打破美国对该技术长达20年的垄断。 随着“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洪家光的名字震动业界。美国政府暗中调查这个“神秘中国工匠”,结果令其震惊: 这位顶尖专家月薪仅万元人民币。
所以在2019年,美国特工与航空专家组团来华,两次登门游说,年薪从500万美元加到1000万,但洪家光却绝不当中国的“叛徒”,这样的骨气让对方百思不得其解,一个贫寒出身的技工,为何拒绝一步登天的机会,也不理解大专出身的他,为何能破解美国的机密航天零件。
答案藏在他的工具箱里,那把用了二十年的扳手,见证着他为祖国奉献的决心,而他的命,早就和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了。 如今46岁的洪家光,已经成为了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的首席技能专家,也是中国第二十大代表,但不变的是他仍旧每天穿着那身蓝色工装,雷打不动的在七点出现在车间。
信息来源: 中华网热点新闻2024.10.28《回顾:给1000万离开中国!美国开出天价年薪,只为挖走中国一普通技校生》 央视新闻2021.05.01《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感人瞬间”微视频<洪家光>》 华声在线2022.05.09《洪家光:技校毕业,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国家科技奖,被中央重用》 光明网2022.09.29《【二十大代表风采】洪家光:车刀镌刻奋斗情》 东北新闻网2023.06.28《洪家光:精益求精的普通车工 终成“大国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