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清净地,难道最终也逃不过“向钱看”的魔咒? 一边是曾风光无限,豪车别墅,将少林寺打造成商业帝国的释永信,如今身陷囹圄,戒牒都被注销,可谓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另一边,却是拒绝女富豪法拉利求爱,坚守清贫,在破庙里用短视频弘法的释明心。这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不禁让人好奇,同样是出家人,人生的走向咋就这么不一样呢? 
释永信的故事,颇有几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1981年,他怀揣着对佛法的向往,走进了少林寺。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年轻人骨子里却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他多次违背师父释行正的意愿,一心想把少林寺变成一个商业化的文化产品。1999年,他终于坐上了第三十代掌门人的位置,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商业大计”。 
注册商标,开设公司,搞旅游,做房地产……在释永信的运作下,少林寺的年收入蹭蹭上涨,短短几年就达到了几十个亿。他自己也过上了“高大上”的生活,金丝袈裟加身,奥迪Q7代步,简直就是寺庙界的“霸道总裁”。高楼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金钱的诱惑下,释永信渐渐迷失了方向。关于他挪用公款、侵占寺院财产、生活作风不检点,甚至有私生子的传闻,像雪片一样飞来。最终,他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没能护住他,官方的调查让他丢掉了方丈的位子,也丢掉了僧人的身份。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句古话,用在释永信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少林寺随后迎来了新的掌门人——印乐法师。这位新掌门似乎想给少林寺来一次“大扫除”。拆商业设施,推倒围墙,让僧人种地,撕掉烧香收款的二维码……这一系列操作,简直就是“刮骨疗毒”式的改革。据说,印乐法师在白马寺的时候,就以不要钱烧香、免费提供茶水而闻名。看来,他是铁了心要让少林寺回归“初心”了。印乐法师的改革也引来了一些争议。有些习惯了“现代生活”的僧人受不了这种“苦日子”,干脆离开了少林寺。看来,想要彻底改变少林寺的“画风”,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与释永信的“向外求”不同,释明心选择了一条“向内求”的道路。2006年,26岁的金汉杰还在浙江当着公务员,生活安稳又体面。可谁也没想到,一首佛曲竟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决定出家。为了这件事,他和家人僵持了三年,最终才得到了他们的同意。2009年,他跑到北京的中国佛学院读了四年书。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去那些香火旺盛的大寺庙,而是来到了一座名叫普安寺的破庙,开始了清苦的修行生活。 
普安寺有多破呢?用释明心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荒草长得比人都高”。他和三个同学一起,一砖一瓦地收拾这座破庙。为了弘扬佛法,他还走上了短视频的道路。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佛法,加上他那张帅气的脸,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名气大了,麻烦也来了。有一天,一位女富豪开着一辆价值四百多万的法拉利,带着一群人冲进了寺庙,当众向释明心求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桃花运”,释明心的做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直接选择了报警。事后,他对那位女富豪说:“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规矩。” 
这件事之后,释明心变得更加低调了。他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修行和寺庙建设上。他继续通过网络传播佛法,坚决拒绝任何商业合作。如今的普安寺不收费,香火却越来越旺,成了许多年轻人寻找内心平静的地方。寺里正在盖新的禅房,准备接收更多真心修行的弟子。 
2023年,国家开始大力整治寺庙的各种乱象,不许随便卖功德,要求财务必须透明。 
一个是商业巨擘,最终身败名裂;一个是清贫修行,却赢得尊重。释永信和释明心,就像是两面镜子,映照着佛门的不同选择。究竟该如何平衡信仰与商业,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佛门中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