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香港 澳门 客服
查看: 30|回复: 0

子女第一年去大学报到,父母陪同和不陪同,区别很大

[复制链接]

4210

主题

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61
发表于 2025-8-10 23: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的第一步,是父母扶着走的;孩子的第一几句话,是爸爸妈妈;孩子第一次上学,是父母送去的......”
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陪着孩子一路到了高考,又经历了选择学校等。
一晃到了八九月,是孩子入学季了。
这一年,多数的孩子都十八岁了,属于成年人了。做父母的,显然没有必要再陪着孩子一起生活了,孩子终究是要独立的。
那么,子女第一年去上大学报到,父母需要陪同吗?尤其是一些去外省,甚至跨越几千公里的子女,父母陪同一次,都要耗费很多的钱,就不得不慎重了。



01
就在去年的入学季,一位在青海打工的父亲,专程搭车到郑州,送孩子到大学校园。
车程一千多公里,父亲都是坐硬座,舍不得多花钱。
到了大学校园门口,他没有住旅馆休息,而是在门口的大树下等待孩子。四个五个小时,都在坚持。
为什么父亲如此执念,要到孩子上学的地方看看?
据“大象新闻”,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高考,他没有陪送,填志愿没有陪送,查分也没有。父亲觉得太遗憾了,就用“送入学”来弥补一下。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父亲收入不高,还花一大笔钱,就是为了看到孩子走进大学的背影,没有必要,也不值得。
如果从长远来看,这位父亲的选择,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份深情,更是一种远见。
第一,选择就读的城市,真的很重要。
大学所在的城市,有很大概率,会变成孩子就业的地方。
很多大学里,有一些特色的专业,而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大概率就是在本地就业。因为这个专业的用工,也就本地有。
比方说,湖南农村的孩子,就读了苏州大学的纳米专业,回到本地农村就业,是很困难的。而苏州本地就有纳米产业。
另外,很多城市都在想办法“留人”,把大学生留在本地就业,配套了一系列的政策。
一旦你的子女在就读城市就业,那就等于现在了第二故乡。
做父母的,怎么不应该去了解一座城市的情况呢?
第二,孩子涉世未深,一些情况需要父母来判断。做父母的,就很有必要了解大学周围的环境。
刚刚成年的子女,别看他牛高马大,其心智还是一个孩子。对社会的情况,是没有应对方法的,只能向父母求助。
父母把环境了解了,对子女的求助,就能够很好地引导,提高人身安全。
有责任心的父母,可能会提前一个星期去学校,或者送孩子到学校之后,逗留几天,到处看看。而不是把孩子的行李,往宿舍一放,就转身离开。
带着子女到周边转一转,很快就熟悉了银行、夜宵摊、小饭店等,避免了子女的不安。
第三,大学里,有一种很好的关系“舍友”。
做父母的,也可以和子女的舍友互动,多了解。甚至可以直接联系到舍友的父母,大家一起吃顿饭,也算是阶段性的朋友了。
聪明的父母,还会留下舍友父母的联系方式,以后也有一个照应。
舍友迅速熟悉起来,子女在学校,就能够和舍友互帮助。也真正体现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过渡。
送子女去大学,不是父母借机会去游玩几天,而是不动声色地帮助孩子,具备独立处事的能力。



02
父母不送孩子去学校,有几种情况。
第一,父母身体残疾,确实无法出远门。
第二,父母一辈子在农村,或者在外地做农民工,赚钱太难了,能省下车费,就必须省下。
第三,父母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子女。
第四,父母觉得没有必要送孩子,应该把孩子当成独立的大人。
第五,在高考期间,父母和子女闹得很不愉快。孩子不听父母的安排,不去“指定的学校和专业”。父母也就有了脾气。
当然,也一些父母,送孩子到大学门口,把东西丢下就转身走了。
“没有伞的孩子,肯定要奔跑”,这样的道理,是没有错的。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很少独自接触社会,甚至暑假工都没有做过,农活都没有干过。
孩子被养得太好了,只负责学习,慢慢就形成了“花盆效应”。
你让温室里的花,忽然就走到风雨和烈日中,吃得消吗?
在上世纪,家庭的孩子多,反正一个孩子混不出名堂,甚至夭折了都算了。还有其他孩子顶着。
现在,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或者是两个孩子,在人生上,输不起。
子女从花盆里,到阳光下,大世界,是应该有一个缓冲带的。一点缓冲也没有,子女可能要一切从零开始,甚至走弯路。
比方说,孩子对大学专业就业,没有一个概念,毕业之后,就立马回老家,或者去其他城市。这就造成就业的困难了。



03
有人说:“父母的退出,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
对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
但是父母要明白,退出是一个很隐蔽的过程,而不是一刀切。
在送孩子去大学的过程中,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社会阅历的教导;在学校附近,还可以言传身教。
曾经,父母教会了孩子如何读书,现在父母教会了子女如何独立。
有必要的话,子女读完高中之后,父母就让其去做暑假工,过两个月独立的生活。
送考、送学,并不是不放手,而是笃定地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C官方1999年成立以来【CC】命名又称:CC国际| CC集团| CC彩球网| CC平台| CC网投| 等等...亚洲最安全的博彩系统供货商,业界首屈一指博彩营运系统品牌。客户服务团队全年无休,24小时竭诚为您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倾听建议,以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用户的需求和解答疑问。

GMT+8, 2025-9-1 14:06 , Processed in 0.105357 second(s), 18 queries .
欢迎长远眼光有识之士加入CC【群英会】跟对人合作一辈子。

Powered by Discuz! X3.5

CC集团官方直營招商

合作共赢_共谋发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即时
传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