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陈沭文 曹梦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8月8日,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3级顶岗实习学生叶子豪正熟练操作GIS软件,他参与的江苏南通启东市村镇地籍图地形补充工作已进入数据校验阶段。“曾经在课本上琢磨半天的新建拓扑规则等理论知识,这些天在企业几乎都能用上,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三维模型,我体会到了实践成长的含义。”叶子豪说。

学生实习实践照片。滁州学院党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顶岗实习覆盖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导航工程等5个专业。“学生不是到了大四才突击实习,而是从大一开始就层层递进接触实践。”该校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白绍业介绍,学院逐步形成“认知实习-专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对应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基础认知-技能训练-岗位实战-综合应用”四个阶段,实现理论学习到生产实践的无缝衔接。 近五年,该学院已有1682名学生通过这套体系完成蜕变。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陈晓凡感慨:“大一时去企业参观,连无人机航线规划都看不太懂;现在在校企定向培养项目实习,能独立处理卫星遥感数据了。” “邓老师,我们小组正在常州市江北路测量数据,电子水准仪照准条码尺,按测量键后一直不显示读数……”7月15日下午,指导老师邓标收到2023级导航工程专业学生马杨求助视频,邓标远程查看实时数据并指导马杨完成测量任务。马杨也懂得了老师那句“课本知识要晒过太阳才作数”的分量。

学生实习实践照片。滁州学院党委宣传部供图
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出台,到“线上+线下”数智化管理保障,再到经验分享会,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形成完整的实习实践闭环管理。 近年来,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开拓校外实践基地26家,每年提供800多个优质岗位。“我们与企业共建‘国图班’‘美图班’‘园测信科班’等培养项目,挑选各专业大二学生进入行业公司进行培训学习和项目实战,还设立专项奖学金进行激励。”白绍业介绍。 近五年,该学院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11项(国家级57项),在省级及以上“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GIS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奖175项……“同学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将来职场上行稳致远的‘法宝’。”白绍业说,学院将继续拓展实践平台、创新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