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十余艘舰艇徐徐驶离码头,与中国舰队会合后,驶向日本海深处。与此同时,一艘印度私营炼油企业的油轮,在阿拉伯海悄然接收来自俄罗斯远东的原油。 就在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再次重申8月8日的“最后通牒”——若俄罗斯不在五天内停火,美国将对其施加“史无前例”的100%关税,并对继续购买俄油的国家实施“二级惩罚”。 
倒计时的钟声越来越急促,而印度却在此刻给了特朗普一个意外的回答。印度炼油厂的灯没熄,俄罗斯的油也没断。 7月31日,一份来自四大国有炼厂的文件悄然流出:暂停新一轮俄罗斯原油采购。表面上,这是对美方压力的回应。可仅仅48小时后,印度外交部官员的说法却将这一决定彻底推翻——政府未向任何炼油企业下达停止采购俄罗斯原油的指示。 
这意味着,印度国有企业在规避风险,而私营企业仍在继续进口,俄印石油贸易并未中断。从数据看得更清楚:印度目前每日仍有近60%的俄罗斯原油进口由信实工业和纳亚拉能源两大私企完成,且多为长期合同,无法轻易撕毁。 印度这一“明停暗续”的操作,无疑是一场高难度的地缘政治平衡术。特朗普显然对印度心存幻想。8月1日接受采访时,他面带笑容表示“听说印度不再买俄罗斯石油”,还称这是“一个进步的决定”,仿佛印度已然成为美国对俄制裁的“样板”。 
可惜,第二天的现实便打了他的脸。印度明确否认政策有任何变动,并表示能源采购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莫迪政府此举,无疑是一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反击。25%的普遍性关税、100%的二级关税威胁,却没能逼迫印度低头。 其实早在7月30日,特朗普便已开始对印度加压。他在苏格兰公开喊话,称“印度和中国正在资助战争”,并宣称将从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 
这不仅是经济施压,更是外交羞辱。比关税更令印度难堪的,是同样面对美方“通俄”指控,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的关税竟比印度低。这种区别对待让印度商界愤怒不已,在议会中引发强烈反弹。 国会现场,反对派领袖的一句:“您有英迪拉·甘地一半的胆子吗?”令全场沸腾。莫迪紧握拳头,脸色铁青,却没有公开回应。 他选择用行动表态。就在8月1日,印度政府紧急批准一项大单——采购42架俄罗斯苏-57战机。这一决策背后,是对莫斯科的政治安抚,也是对美方压力的无声抗议。 
印度没有退,反而更深地绑定了与俄罗斯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印度宣布继续履行与俄罗斯的原油与军购合同时,中国也释放了一连串信号。 8月3日,“海上联合-2025”中俄联合军演正式启动,舰队驶向日本海。参演规模远超往年,涵盖反潜、水面战、联合补给等多项科目,释放出中俄高度战略协同的明确信号。 外交层面,中国态度更为坚决。在安理会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直言: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自主决定能源政策,不接受任何外部干涉,尤其是没有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 
美国财长贝森特对此表达“严重关切”,还扬言若中国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美方不排除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 面对如此极端的威胁,中国没有妥协,也没有回避。与此同时,中国日均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超过200万桶,超60%的交易以人民币结算,中俄石油贸易不但没减,反而更加深化。 7月3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早已对西方制裁产生免疫力,这些威胁不过是耳边风。” 
普京的沉默,也终于在8月1日被打破。他在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会晤中,语调平和却意味深长地表示:“所有的失望都源于过高的期待。”他强调,谈判始终必要,但必须基于现实和互信,而非社交媒体上的威胁与通牒。 他还提出,乌克兰需要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撤军,并保持不结盟地位。这些要求,对于当前的基辅政府而言无疑是“不可接受”的底线。 
普京知道,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不过是政治表演。8月8日的“停火大限”临近,俄乌战场却没有任何停火迹象,反而战火愈演愈烈。乌拉尔原油价格持续走低,跌至50美元/桶,俄罗斯正通过“灰色航线”将石油转运至印尼、马来西亚等地。 能源贸易的全球格局,正在剧烈重塑。印度表面暂停进口,实则私企仍在继续,背后还有中东原油价格上涨的压力;俄罗斯降价抢占市场,正在加剧全球能源阵营化;而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被舆论裹挟。 
在三国博弈中,中国的角色日益凸显。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在铜、天然气、电力等领域取得新突破。2025年第一季度,中俄铜贸易同比增长81%,能源合作全面提速。俄罗斯能源部长公开表示:“中国是俄罗斯最值得信赖的能源合作伙伴。” 这场博弈的关键,不在石油,而在秩序。美方试图用关税大棒塑造全球能源新规则,把自己的国家意志强加于他国,以“道德制裁”之名,行双标霸凌之实;而中印俄三国,正在以各自的方式,维护自身的主权与战略空间。 
印度虽然摇摆,但并未倒向美国;中国坚定沉稳,始终不动如山;俄罗斯则以沉默与反击应对压力,步步为营。五天后,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将迎来节点。届时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是关税风暴真正落地,全世界都在注视。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场石油博弈,早已超越能源本身,成为一场关于未来全球秩序如何书写的较量。印度并未彻底屈服,美国的施压策略在多国面前逐渐失效,中国坚定的立场成为这场能源博弈中的压舱石。面对高压与威胁,真正决定未来的,不是通牒与关税,而是主权与实力。 信息来源: [1]“特朗普这是把印度,往中俄怀里推” 观察者网 [2]无视特朗普惩罚威胁?印度称继续进口俄石油 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