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梦寐以求的“大而美”法案,近日终于迎来了投票日。这场投票结果为51:50,仅凭一票之差艰难通过,总算让特朗普如愿以偿。不过该法案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加剧了他与马斯克之间的紧张关系。
昔日亲密无间的两人如今形同陌路,因这项政策彻底决裂。据悉,特朗普甚至动起了将马斯克驱逐出境的念头。
就在此时,奥巴马却出人意料地站出来支持马斯克,并明确反对这项法案。这让公众感到困惑:这个“大而美”法案究竟涉及哪些内容?为何会在美国政坛引发如此大的震荡?马斯克是否真的会被赶出美国?
两人决裂始末
要理解特朗普和马斯克之间关系破裂的过程,必须回顾他们最初的合作阶段。当时特朗普刚上任,亟需塑造一个形象:不是鲁莽行事的总统,而是重视经济、支持高科技产业的领导者。
彼时的马斯克正是全美最炙手可热的科技企业家,从事电动车制造、火箭研发以及太空探索等项目,是“科技创新”的象征人物。于是,特朗普邀请马斯克进入白宫,并赋予其重要头衔:白宫效率办公室成员。
此举实质上是一种公开背书,不仅提升了马斯克的社会地位,也让特朗普有机会向全球展示自己的执政理念:“我重视创新,我和马斯克一起推动未来。”
对马斯克而言,这也是双赢的局面。他所主导的多个项目,包括特斯拉、SpaceX 和超级高铁计划,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政府的支持意味着项目审批更顺畅、补贴更容易落实,因此他也乐于配合,参与会议、合影留念,双方在合作初期关系密切。
然而问题很快显现,特朗普上台后主打的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核心在于振兴传统制造业和能源行业,而非新能源或高科技领域。这种理念与马斯克产生了根本冲突,尤其是在特朗普提出名为“大而美”的工业法案之后,双方矛盾彻底爆发。
或将面临被驱逐命运
“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竞选及连任期间反复强调的重点议题。他在对外宣传中声称该法案能够重振美国制造业、大幅提高就业率,使国家重新强大起来。然而法案的实际内容却引发了广泛争议。
它削减了许多普通民众依赖的社会福利项目,例如联邦医疗补助、低收入家庭援助等,同时将这些资金转移给传统产业,特别是石油公司、军工企业和芯片制造商,给予它们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减税优惠。
马斯克对此极为不满。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代表企业,特斯拉在过去几年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税收减免和环保法规才得以迅速发展。如今政府转向扶持传统行业,意味着这些支持措施将被取消,直接动摇了马斯克的核心利益。
他在社交媒体上猛烈抨击该法案,称其为“拖累美国发展的垃圾”,并直言不讳地指出:“靠补贴化石燃料无法使国家变强,只会让美国变得更贫穷、更脆弱,丧失竞争力。”
他还特别提到,这份厚达940页的法案“完全是利益集团起草的产物”,完全忽视了普通民众的利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与政策分歧,而是两种价值观的根本冲突。
特朗普的目标是争取铁锈地带的选民,巩固中下层白人工人的支持;而马斯克则坚信技术进步、能源转型和太空探索才是美国未来的方向。这两种理念截然不同,注定无法调和。
矛盾激化后,马斯克开始反击。他不仅表示有意组建新政党,并将其命名为“美国党”。他的意图非常明确,希望打破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大阵营的垄断,实现美国政治体系的重构。
他在推特上毫不掩饰地批评特朗普,指责其善变且前后不一,当初寻求合作时态度友好,如今却处处设阻。
面对挑战,特朗普并未退让。他迅速回应称:“马斯克应该自我反省。”随后他调动了一个特殊机构——联邦效率委员会,要求彻查马斯克旗下企业是否存在虚报项目、骗取政府合同的行为。
讽刺的是,这个部门正是当年马斯克协助建立的。更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正在考虑是否撤销马斯克的公民身份,甚至可能将其驱逐出境。
[IMAGE>
此番言论一经发布,立刻引爆舆论场。一位是美国总统,一位是身价千亿的企业家,如今竟公开互相攻击,毫无顾忌地撕破脸面,标志着两人彻底决裂。
前任总统介入声援
当特朗普与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激烈交锋之际,“大而美”法案能否最终通过的关键其实并不在推特上,也不在新闻发布会上,而是在国会山。
这份长达940页的法案牵涉到数千亿美元财政资源的再分配,重点在于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同时扩大对传统工业的补贴。这是特朗普为争取选民支持而推出的重要筹码。为了推动法案通过,共和党几乎动用了所有可用手段。
最终,参议院以51:50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法案。民主党虽知难以阻止,但仍试图采取拖延战术进行反制。他们强烈要求现场逐字朗读整份法案,这一程序预计将耗费十几个小时。
此外,民主党还准备了上百项修正案,希望通过“程序瘫痪”延缓法案表决进程,迫使共和党做出让步。这场拉锯战演变为一场政治上的“持久战”:国会变成了“朗读会”,议员们通宵轮班,持续奋战。
外界舆论沸腾,内部众议员疲惫不堪,整个美国政治体系仿佛陷入了某种“极端对抗”的状态。
更戏剧性的是,两位已退休的前总统也加入了争论。奥巴马公开表示,该法案是对工薪阶层的背叛,呼吁全民坚决抵制。他强调,削减医疗与教育支出等于“砍掉未来”。
小布什也表达了类似担忧,他指出过度倾斜财政资源至传统军工和石油行业,可能会让美国“为短期利益付出长期代价”。
尽管这两位前总统分属不同政党,但此次却罕见地站在同一立场上,显然是对该法案的内容极度不满。他们的声音虽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对社会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终,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前夕,这项极具争议性的法案被强行通过。本应是庆祝国家团结的日子,却成了社会分裂的象征。一方在白宫庆祝胜利,另一方则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抗议浪潮。
[IMAGE>
整起事件宛如一部现实版的政治大片,总统、首富、前总统、议员纷纷卷入其中。然而喧嚣过后,真正承受后果的却是普通民众。未来数年,医保、福利、税收、就业等方面都将受到这项法案的影响。这一决策究竟是战略性的突破,还是灾难的开端?目前尚无人能给出答案,唯有时间才能揭晓真相。
参考资料
美众院最终通过“大而美”法案!民主党全部投反对票!最新版本法案“劫贫济富”“将最大利益留给了富人”——2025-07-04 08:59·湾区财经传媒特朗普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马斯克回应——2025-07-02 16:39·环球时报马斯克怒批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称要建立美国党——2025-07-02 09:06·京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