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有个消息刷屏了:特朗普首次回应访华的事儿,直接挑明了可能“看不成阅兵了”!这事儿一出,可是炸开了锅。
简单说,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被记者追问访华细节,他坦率地说自己确实收到了中方邀请,但行程还没敲定,访华很有可能——这一回应可不得了,就像拿准了的尺子,只用短短六个字的话就把美方态度定调了:既不直接说死,又留足回旋余地,摆明了是要观望和试探。
中国方面肯定希望他能参加9月3日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但如果真让他拖到10月再来,那中美俄三国元首同框的场面就泡汤了,这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可不小。

现在大家都在猜,这是不是美国故意玩的一手模糊战术?我看,这事儿透露出美方的小心思:就是想用这招来稳住局面,一边吊住中国胃口,一边应付日本、俄罗斯这些复杂因素,最终全是为自身利益服务。
别以为这只是行程安排的小事儿,它牵动着整个东亚地缘格局,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先说说“看不成阅兵了”这层意思——为什么特朗普很可能错过9月3日的阅兵仪式?重点就在时间点上。
按日本媒体的爆料和白宫放的风声,特朗普这次的访华日期可能会安排在10月下旬。
可中国定的阅兵日子是9月3日,专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日期铁板钉钉,改不了的。
假如特朗普真拖到10月才来,那就好比约好了饭局却迟到一个月,肯定赶不上热乎饭!为什么“看不成”?背后的原因挺复杂。

一方面,特朗普刚和普京通电话,两人在乌克兰问题上谈崩了,他直接放狠话让俄罗斯赶紧收手,还停了对乌的导弹援助;普京那边呢,死磕着说不会放弃处理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包括北约东扩这些事儿。
这俩大国领导人本来就有仇,就算现在安排会面,我看也是各说各话,吵不出结果,还不如避开。
对特朗普来说,9月来参加阅兵可能非但不讨好,还可能把美俄矛盾公开化,那阵仗就难看了。
这不,美方就把行程往后推,巧妙地避开这段“敏感期”。
另一方面,从美国利益看,10月才访华也更划算。
中美今年初折腾了好久的贸易谈判,5月份达成初步磋商,6月签了稀土和关税的新协议,往后推90天左右就到了8月底、10月初。
这时候来谈,正好能续上协议生效期,借着贸易议题多捞点好处。
别忘啦,稀土是中国的王牌产业,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搞的四方稀土联盟刚成立,可一时半会儿根本干不过中国。

特朗普拖到10月来华,我猜就是为了把稀土和关税的事儿再磨一磨,争取点甜头。
所以啊,美方这招不是随意的,而是精打细算后的最佳选项,既回避了政治风险,又锁定了经济红利。
但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首次公开回应,才算实锤!他用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美方态度定调了,意思是“有戏,但别急”。
想想看,这可是特朗普第一次亲口承认收到中方邀请,还说行程不确定,这背后的弦外之音很值得琢磨。
这六个字左右的话可不只是随口一说,它透出美国对华战略的模糊性和保守性:既不明确拒绝,也不痛快答应,摆明了要拖着看国际环境变化。
说白了,美方这是在玩心理战,试试水的深浅。
为什么这么定调?特朗普这人向来爱放烟雾弹,这次通过模糊回应,一来给中方施压——你们得等我们安排;二来也是想看看全球反应。

像日本媒体提前放风访华消息,多半是白宫授意的,目的就是观察中国、俄罗斯、还有日本这些国家的态度。
日本肯定犯怵啊,如果特朗普9月来参加阅兵,和中方领导人、普京聚首,那相当于把日本在二战的旧账全给翻出来,日本现在对东亚事务的态度就尴尬了。
美国用“定调”态度回应,就是在警告日本:别搞小动作,我们有牌要打。
更深一层看,美方这做法也是利益驱动。
特朗普政府现在焦头烂额,既要稳住国内经济,又得应付乌克兰危机。
如果他9月来华,万一被中国逼着在台湾问题或贸易上让步,那美国的面子往哪搁?所以干脆用“首度回应”来拖时间,定个模糊基调,这样啥时候访华、谈什么内容,全由他说了算。
我看这事儿,暴露了美国战略上的小家子气:想和中国合作,又放不下霸主架子;想利用阅兵仪式的影响力,又怕被中国牵着鼻子走。

特朗普这回应的核心部分,不过寥寥六字左右,比如“访华很有可能”,直接就给美方立场定了方向:既不关门闭户,也不大步迈进,一切得看我们脸色!这“定调”的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对华关系的整体策略:实用主义优先,别想让我们做太多承诺。
为啥这么说?首先,从历史看,美国的外交一向是“利益当头、口号靠后”。
特朗普政府现在面临贸易赤字和高通胀,稀土问题又是中国手里的大牌,如果早早答应9月访华参加阅兵,那就得在现场面对三国元首的复杂局面,压力太大了。
其次,美方这种态度直接影响了国际秩序。
中美俄如果能齐聚阅兵仪式,象征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说不定能缓和全球紧张——但现在特朗普用“可能访华、但时间拖后”来回应,等于打了退堂鼓。
这么一来,三方元首见不到面,反法西斯共识就难以升级,中东战火、乌克兰冲突这些破事还是没解。

美方这套做法,我看透着一股自私味儿:只顾着自家利益,不顾世界稳定,甚至故意拉日本来当炮灰。
最后,中国可不能被动挨打,必须顶住压力。
中国领导人早前就通过中联部部长刘建超的发言亮明立场:中方愿意和美国改善关系,但大前提是台海红线不能碰——美国必须尊重中国主权,履行在台湾问题上的承诺。
如果特朗普拖到10月来,台湾问题准定是核心议题。
美国摆出这“定调”态度,无非想用时间换空间,试探中国底线。
但事实是,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美国越拖延,两岸统一的大趋势越不会变;美方要敢硬来,只能自讨苦吃。
要我说,美国这么玩模糊战术,长远看是自毁长城。
中美关系要真稳定,关键在相互尊重。

中国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邀请各国,本是展示和平诚意的良机,结果美方只想来谈生意、避政治,这不是浪费机会吗?当下世界冲突此起彼伏,特朗普要是能勇敢一点,在9月来参加阅兵和会谈,说不定能推进俄乌和谈,给全球带来曙光。
可美国缩在背后定调观望,反让日本那些小动作更猖獗。
中方必须坚守底线——台湾问题绝不妥协,来谈可以,但得带着诚意。
未来10月特朗普真要来访,我看会谈桌就是战场,美国别想绕过红线捞便宜。
否则,中国有实力让它明白:真正的国际秩序改变,从来不是靠模糊定调,而是靠共同担当。
|
|